2024年
“神舟”飞天、“北斗”组网、
“嫦娥”探月、“天眼”巡空……
中国的科技工作者们仰望星空
创新驱动的“中国号”
向着科技强国的目标奋勇前进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2024年3月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神舟十七号航天员汤洪波在空间站组合体舱外作业画面。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2024年9月19日9时14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与远征一号上面级,成功发射第59、60颗北斗导航卫星。新华社发(杨志远 摄)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这是2024年6月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屏幕上拍摄的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着陆月背的模拟动画画面。2024年6月2日清晨,嫦娥六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着陆区,开启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实施的样品采集任务。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2024年11月12日,在珠海举行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观众近距离观察拍摄嫦娥六号取自月球背面的土壤样品。新华社记者 洪泽华 摄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 2024年2月26日拍摄的“中国天眼”(维护保养期间使用物理滤镜拍摄)。 位于贵州平塘县的“中国天眼”,是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 星空下的国家天文台阿里观测站(资料照片)。 平均海拔4500米的西藏阿里,因其稀薄洁净的大气条件和极高的海拔高度,成了天文学家放眼星辰大海、窥探遥远宇宙的理想之地。 国家天文台阿里观测站是北半球最佳天文观测站之一,随着国际合作与国家部署项目成功落地,融科研科普为一体的“高高原”特色天文科研科普基地正在加速建成。 新华社发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中国的科技工作者们矢志远航
乘风破浪再出发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 2024年8月11日,在青岛大港码头,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深海一号”远洋科考船解缆离境,赴西太平洋海域开展科考工作(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发(张进刚 摄)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 2024年9月11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维嘉海山完成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最后一个潜次下潜作业。 科考期间,“蛟龙号”在西太平洋海域完成了18次下潜作业,搭载十余名中外科学家探索深海。 新华社记者 王聿昊 摄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 “探索一号”科考船搭载“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返回海南三亚(2024年3月28日摄)。 此次科考历时50天,顺利完成中国-印度尼西亚爪哇海沟联合深潜任务。 新华社发(沙晓峰 摄)
一次次奔赴
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从未止步!
节选自:《年终报道·逐梦2024|这些时刻,见证对星辰大海的一次次奔赴》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刘映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