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天津,别称津门。初冬的韵味藏于街巷,泛黄的银杏叶随风飘落,日光透过枝丫分明的树干洒向步道。漫步在此间的行人,惬意又轻松,心中很难不泛起一种幸福感。穿过一幢幢大楼、一座座拱桥转向医疗机构内,这种幸福感转变为一种获得感。它源于诊疗流程的便捷化、诊疗服务的人性化,以及医患双方对科研成果惠及临床的共同期待。近日,健康报“行走健康中国”报道组来到津门,寻访这座城市的健康获得感。
中医药服务“攀高峰”“接地气”
在中医药强市的路上,天津市迈出新步伐。
今年8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为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创建单位。
2023年底,该院针灸部接诊一名86岁高龄的帕金森病晚期合并严重吞咽障碍患者。“帕金森病引发的吞咽障碍发病率高达85%,但在国内缺乏有效干预措施。”该院针灸部副部长石江伟介绍,针灸部基于中国工程院院士、该院名誉院长、国医大师石学敏的“调神”理念,运用“通关利窍”针刺法对这名患者进行了治疗。患者入院时完全不能经口进食,经过1个月的治疗,出院时已能进食多种软食并可饮用增稠的液体。“由此探索出的治疗经验获得康复医学界广泛认可。”石江伟说。
该院党委书记张艳军表示,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全面建成后,将产出一批以针灸为特色、中西医优势互补的中国方案、中国证据、中国标准,研发AI赋能的数智针灸、数智推拿、数智中医诊疗设备,成为彰显国家针灸水平和中医药整体实力进步的新高地。
“医院计划通过‘条块结合’的多院区管理模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远程医疗与协作平台,实现各院区之间的远程会诊、远程手术指导、远程教学等功能。这有助于缓解看病难问题,使更多患者在家门口获得高质量的中医医疗服务。”该院院长王金贵说。
中医药服务既“攀高峰”,也“接地气”。在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天津市南开医院)门诊大厅,最抢眼的莫过于外围由百余个玻璃药罐装点的中西医结合文化体验馆,每一个药罐内都存放着一味药食同源食材。馆内陈设古色古香,由院内专家参与研制的糕点、茶饮,供患者及其家属选购品尝。时下,八珍糕最为畅销。这款糕点甄选8味药食同源食材,辅以4种应季坚果,符合寓医于食、顺时而食的养生理念。
八珍糕不仅闻名于院内,也热销于天津市中医文化市集。两个多月前,天津市以“潮起津卫 国韵养生”为主题,举办首届中医文化市集,吸引了数十家中医医疗机构参与其中。市民现场体验推拿、耳穴压豆等多种中医适宜技术及中医非遗传承技艺,在特色摊位前品尝具有中医元素的药膳食品,沉浸式体验中医文化。
中医在养生保健上大放异彩,在与西医协同的医疗救治中同样大显身手。在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党委书记桂勇利看来,诊疗服务需要跳出专业人士的思维模式,从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为此,该院对急诊医学科进行了功能布局和诊疗流程的重塑。
改造后的急诊医学科,集检查、救治于一体。“以最常见的急腹症为例,患者突发腹痛到医院就诊挂号时,可直接选择‘急腹症中心’,而无需区分疾病科别。”桂勇利说。
“腹痛患者初入诊室时,值班的肝胆胰外科、胃肠外科和消化内科医生将联合问诊,相当于一个小型MDT(多学科会诊),进而精准完成相应诊查并作出诊断。”该院急诊医学科主任崔志刚介绍,诊区除设置急腹症中心相关诊室外,还配有妇产科、泌尿外科等腹痛相关科室。这些科室可以随时参与其他原因腹痛患者的全面诊疗,真正实现“患者不动医生动”。
崔志刚表示,急诊医学科同时设置中医诊室,中医专科医生直接参与急诊诊疗,形成紧密合作的中西医协同诊疗团队。
“这不仅丰富了急诊救治手段,也为患者提供了多元化的诊疗选择。比如,针对痛症、眩晕、中风、昏迷等,采用针刺法、灸法、耳穴压豆、热熨敷疗法等中医非药物疗法进行辅助治疗,缓解患者不适症状。”崔志刚说。
胰岛移植患者的生活“甜起来了”
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水西院区)GMP实验室(B+A级洁净实验室)制备室,伴着清洁过滤装置的轰鸣声,一名研究人员正在超净工作台上给胰岛细胞更换培养液,以此达到提供营养和清除代谢废物的目的,确保胰岛细胞更健康地生长。一旁,另一名研究人员在显微镜下观察胰岛细胞的数量、形态、活性等,从中筛选出最强壮的胰岛细胞用于实验。
该院是国内拥有GMP实验室的医院之一。前不久,这里诞生了一项重大科研成果——在国际上首次利用化学重编程多能干细胞分化胰岛细胞,并将其移植给一名1型糖尿病患者,成功恢复患者内源自主性、生理性血糖调控。记者所看到的,正是移植前的部分操作流程。
这项成果历时8年,由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沈中阳、王树森研究组,北京大学、昌平实验室邓宏魁研究组与杭州瑞普晨创科技有限公司组成的研究团队完成,相关论文于日前发表在国际期刊《细胞》上。
“移植75天后,患者完全稳定地脱离胰岛素注射治疗。”王树森介绍,目前疗效已稳定持续1年以上,实现1型糖尿病的临床功能性治愈。
“人多能干细胞制备的胰岛细胞为糖尿病移植治疗提供了新的来源。”王树森解释,多能干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特性和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类型的能力,是再生医学领域最具潜力的“种子细胞”。此次创新性地采用小分子化学物质作为重编程因子,而非转基因技术,安全性和可控性更高。同时,其易于制造,性价比更优。
多能干细胞技术治疗的安全性和可控性,还来源于移植细胞“看得见、摸得着”。“我们通过动物实验,尝试了多个移植部位,如头皮下、大网膜、骨骼肌内等,最终选择了腹直肌前鞘下。相较于将胰岛移植于肝脏内的传统策略,这种移植方案创伤小、操作简便,可借助超声、磁共振成像进行长期追踪观察,且必要时可移除。”王树森说。
该患者被治愈后,重新拥有了生活的乐趣。她正在打卡完成曾经很想却不敢尝试的事:“吃火锅和吃巧克力不再有负担,生活一下子变得甜起来了。”
这项突破性进展是天津市厚积薄发、持续提升卫生健康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近年来,天津市以临床需求为导向,聚焦科技成果转化、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和临床研究能力提升等重点,多措并举推动卫生健康领域科技创新工作。如在推动成果转化方面,创建天津市卫生健康科技成果转化信息平台,搭建临床研究转化“握手通道”,并开展“创新转化门诊”“工程师进临床”等系列特色活动,拓宽专业技术人员科研思路;在打造科技创新高地方面,举全系统之力支持建设海河实验室,加快破解细胞与基因、脑机交互等领域“卡脖子”问题。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入院证加盖“急”字
髋部骨折是老年群体的常见损伤,跌倒是其最主要的原因。从骨折到送医、评估、手术,这段时间若能尽量压缩,对减少并发症、提高日后生活质量作用显著。天津市天津医院用十年时间,将入院到救治的时间逐步压缩至48小时以内。
该院党委书记徐卫国介绍,急诊医生评估后,患者入院证加盖写有“老年髋部骨松骨折管理项目”和一个“急”字的印章,患者凭证进入快速通道。
该院创伤骨科主任张银光解释,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往往存在高龄、身体和器官功能退化、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等特点,由急诊科、血管外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心内科等相关科室进行多学科协作,这是诊治这类患者最高效的方式。随着对老年髋部骨折诊疗路径的不断优化,该院要求急诊医生接诊后,参与多学科会诊人员在2小时内就位,突破常规会诊24小时内就位的要求;入院患者的相关辅助检查次日8时前完成,其间由陪检人员按照最优路线,负责院内转运。
在创伤骨科髋关节病区,80岁的住院患者王大爷刚刚目送康复医生离开。前几日,身子骨向来硬朗的他骑车时不慎摔倒,造成髋关节骨折。所幸,家人送医及时,老人通过快速通道在48小时内就接受了手术治疗。王大爷的主诊医生说,王大爷已能下床活动,一周左右就能出院了。
徐卫国提供的一组数据表明,新诊疗模式实施后,患者全身并发症发生率降低20%,心理并发症发生率降低14%,局部并发症发生率降低19%,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提高5.32%。
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已在全市推广老年髋部骨折救治项目,启动老年髋部骨折救治中心建设。到2024年底,天津市将在全市18家医院建设老年髋部骨折救治中心;到2025年,将实现在市级创伤中心建设老年髋部骨折救治中心全覆盖。
文:健康报记者 赵星月 杨秋兰 张灿灿 特约记者 陈婷 许琳 李哲
编辑:李诗尧
校对:杨真宇
审核:秦明睿 徐秉楠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访问yuanben.io查询【ZDUJKQ9E】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