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艽,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材,为龙胆科植物秦艽、麻花秦艽、粗茎秦艽的干燥根。秦艽别名众多,如秦胶、秦纠、左秦艽等,这些别名大多与其产地、形态或功效有关。
秦艽喜潮湿冷凉气候,耐寒冷,忌强光,怕积水。它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疏松、肥沃和土层深厚的腐殖土和砂质壤土为宜。秦艽生于海拔400-2400米的山区草地、溪旁两侧、路边坡地、灌丛中,而粗茎秦艽生于海拔2100-4500米的高山草甸、山坡草地、灌丛及林缘,麻花秦艽生于海拔2000-5000米的高山、草地和溪边,小秦艽生于海拔800-4500米的田埂、路旁、河滩沙地、向阳山坡及干燥草原等地。
地域分布上,秦艽主要分布于中国的新疆、宁夏、陕西、山西、河北、内蒙古及东北地区,粗茎秦艽分布于四川、青海、西藏、内蒙古等地,麻花秦艽分布于甘肃、四川、青海等地,小秦艽则分布于甘肃、青海、内蒙古、宁夏、陕西等地。此外,秦艽还分布于俄罗斯及蒙古。
秦艽为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全株光滑无毛,基部被枯存的纤维状叶鞘包裹。须根多条,扭结或粘结成一个圆柱形的根。枝少数丛生,直立或斜升。莲座丛叶卵状椭圆形或狭椭圆形,长6-28厘米,宽2.5-6厘米,先端钝或急尖,基部渐狭。花多数,无花梗,簇生枝顶呈头状或腋生作轮状。花萼筒膜质,黄绿色或有时带紫色,长7-9毫米,一侧开裂呈佛焰苞状,先端截形或圆形。蒴果内藏或先端外露,卵状椭圆形,长15-17毫米。种子红褐色,有光泽,矩圆形,长1.2-1.4毫米,表面具细网纹。
秦艽的采制一般在春、秋二季进行。采挖后,除去泥沙,晒软,堆置“发汗”至表面呈红黄色或灰黄色时,摊开晒干,或不经“发汗”直接晒干。小秦艽则趁鲜时搓去黑皮,晒干。秦艽药材呈类圆柱形,上粗下细,扭曲不直,长10-30厘米,直径1-3厘米。表面黄棕色或灰黄色,有纵向或扭曲的纵皱纹,顶端有残存茎基及纤维状叶鞘。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略显油性,皮部黄色或棕黄色,木部黄色。麻花艽呈类圆锥形,多由数个小根纠聚而膨大,直径可达7厘米。表面棕褐色,粗糙,有裂隙呈网状孔纹。小秦艽呈类圆锥形或类圆柱形,长8-15厘米,直径0.2-1厘米。表面棕黄色,主根通常1个,残存的茎基有纤维状叶鞘,下部多分枝。
秦艽味苦、辛,平,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包括黄酮类化合物、萜类、甾醇以及糖苷等,秦艽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秦艽碱甲(即龙胆碱)、秦艽碱乙(即龙胆次碱)、秦艽碱丙。其中,黄酮类化合物是秦艽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对于秦艽的药理作用起着关键作用。
经济价值上,秦艽作为一种中药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它的种植不仅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还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更多就业岗位,进一步推动乡村经济繁荣。在一些地区,秦艽的种植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