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成药,化痰胜过二陈丸,堪称化痰猛将,将脂肪瘤一扫而光脂肪瘤,中医称之为痰核。说到化痰,中医里不得不提的就是二陈汤,现有对应的中成药二陈丸。二陈丸,可以说是中医里的化痰祖方。但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不是二陈丸,而是一个和二陈丸颇有渊源的中成药,它的名字叫越鞠二陈丸。此方融合了两个千古名方,一个就是二陈丸,另一个则是越鞠丸。
我们刚刚说二陈丸是化痰祖方,但它的行气力量比较弱。而越鞠丸是中医里有名的理气、行气剂,气动起来,痰湿才能更好的化开。越鞠化痰丸组方:半夏、茯苓、陈皮、甘草、苍术、神曲、川芎、香附、栀子、炒麦芽。接下来结合一个门诊真实的患者医案和大家分享这个方子的奇妙之处。
医案分享
患者陈先生,45 岁,多发脂肪瘤就诊。一开始偶然摸到左侧上臂内侧皮下有一个黄豆大小的疙瘩,随着时间推移数量长到二十多个,最大有鸽蛋大小,去医院检查确诊脂肪瘤。
又结合他的情况辨证为痰湿凝结证,于是给予行气解郁,化痰散结的治疗方法。
开方越鞠化痰丸化裁,具体为香附,川芎,苍术,神曲,栀子,半夏,茯苓,陈皮,枳实,胆南星,夏枯草,浙贝母,生牡蛎(先煎)。
方中半夏,茯苓,陈皮,是二陈丸的主要组成,起到强大的化痰作用。香附,川芎,苍术,神曲,栀子,是越鞠丸的药物组成,功用行气解郁。酌加枳实、胆南星燥湿化痰,理气和中,增强化痰之力;夏枯草、浙贝母、生牡蛎软坚散结,增强消散痰核之功。
结果呢?
1个月后,陈先生反馈脂肪瘤有所变软,部分较小的较之前变得更小。3个月后,多数脂肪瘤明显缩小,部分已消失不见。继续巩固治疗2个月,全身脂肪瘤消失,随访半年未见复发。温馨提示:每个人情况不同,用量也不同,具体到个人时需根据其情况辨证,因而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此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