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检察官与公安机关办案人员讨论案情。
现场查扣的部分作案手机。
个人债务优化、逾期账单处理、债务重组、债务和解……口口声声说是为了帮客户解决债务困难,公司却违法收取服务费1000万余元。犯罪团伙打着法律咨询公司的名义,伪造印章制作了3000余份重疾证明、收入证明、困难证明等材料,违法提供停息挂账、债务延期服务,让3000余名客户蒙混过关。
近日,经湖北省云梦县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罪和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印章罪,数罪并罚,判处李某、郑某等12人有期徒刑二年一个月至十个月,部分从犯适用缓刑,各并处罚金1.2万元至4000元。
成立公司主营停息挂账业务
2022年2月,赵某因无力偿还信用卡债款,在网上咨询停息挂账服务时认识了业务员邓某(另案处理),在邓某的指导下,赵某顺利将欠款停息挂账。
准备创业的赵某发现,身边不少朋友都有遇到信用卡催收、网贷欠款之类的情况,顿时觉得搞停息挂账服务,既能帮人解决债务困难,又能收取服务费赚钱,简直“大有可图”。于是赵某联系邓某,进一步了解停息挂账业务的相关情况,两人与李某、黄某商量成立公司,专门进行该项业务服务。
“赵某等人进行的所谓停息挂账服务,就是以伪造证明材料的手段欺瞒金融机构延长还款期限。”承办检察官介绍。
2022年6月,邓某和李某、黄某、赵某合伙成立某法律咨询公司,主要从事直接帮客户向银行、网贷平台申请信用卡到期账单和网贷的延期、分期、停息挂账等业务。为进一步扩大业务,2022年10月至2023年8月,邓某等人又陆续注册成立了4家法律咨询公司。
李某等人在网络平台引流有停息挂账等需求的客户,公司业务员针对客户提出的业务需求,以客户的身份与相应机构沟通,获知需要的证明材料。因多数客户无法提供证明材料,业务员便向客户推送专职伪造证明材料的郑某等人的微信。郑某等人在向客户收取费用后,伪造相应的证明材料,业务员则直接或协助客户将证明资料上传至各网贷平台客服系统。申请通过后,业务员向客户收取服务费用。
2023年12月12日,某集团报案称,其下属公司通过大数据分析比对,发现云梦某法律咨询公司使用伪造的医院癌症诊断证明、住院收费票据等重疾证明材料,为200多名客户向该集团旗下网贷平台申请逾期债务的停息挂账,导致集团未能按时收回逾期本息共计353万余元。公安机关经初查后,于2024年1月3日立案。
依法介入引导侦查
在掌握公司运营情况及核心人员动向后,公安机关及时展开抓捕行动,于2024年1月8日至2月22日将郑某、肖某等9人抓获。自感难逃法律制裁,3月,黄某、李某、赵某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
公安机关在公司办公地点查获作案手机400余部、电脑23台以及大量客户信息资料、工作业绩表格,在郑某车里及住处查获印章99枚、病历资料1700余套,以及光敏印章机、打印机等相关机器设备。
经初查,全国有1700余名涉案借款人借助涉案公司制作的虚假证明骗取贷款平台对用户的救济政策,达到停息挂账的目的。这种违法操作不仅使借贷企业产生大量的坏账、造成巨额财务损失,还给金融市场带来了恶劣的影响。
案件立案侦查后,云梦县检察院应邀依法介入,引导公安机关及时查扣重要物证、提取电子数据和交易记录等情况,厘清犯罪发生、发展的经过,明确各参与人的具体行为。
如何在大量的实体印章和纸质的病历、收入证明、困难证明等材料中认定真伪呢?检察官经仔细核查证据材料,建议将统计学上的合理数量证明材料作为检材样本,再选取不同省份、不同机构的客户病历、困难证明、收入证明等材料,到相应的医院、事业单位、公司进行比对印证,剩下的送鉴定机构鉴定。经鉴定和核查后,公安机关发现查获的印章及证明材料均系伪造。
公安机关侦查终结后,将该案移送至云梦县检察院审查起诉。
在审查起诉阶段,承办检察官发现,该案量刑证据不足,即多数犯罪嫌疑人不能对应到具体的造假业绩。除郑某可根据现场查扣的印章、造假设备、纸质材料等证据解决定罪量刑的问题,其他3名公司负责人、2名业务经理、6名对接人员,均不能直接关联到造假业绩,其量刑问题难以解决。
确定数据碰撞的解决思路
承办检察官经过认真思考,并与侦查人员多次沟通,确定了数据碰撞的问题解决思路,即通过犯罪嫌疑人手机中的微信群聊中出现的客户姓名、参与人员微信号、公司名称等关键词,与郑某手机中其与客户的聊天记录和纸质证明中出现的客户姓名等关键词进行数据碰撞比对,最终统计出5家涉案公司和其他犯罪嫌疑人对应的造假业绩,并得到了各犯罪嫌疑人和辩护人的认可。
检察机关依法审查查明,截至2024年1月,为牟取非法利益,李某等12人及涉案公司通过假冒法务人员或者伪造法律资质、专业身份等,对外宣称提供债务协商、债务优化等服务,吸引金融借贷逾期负债者。随后通过上述方式,共伪造国家机关、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印章99枚,病历资料3200余套,公司和企业的收入证明280余份,街道办事处的困难证明20余份,让全国各地3000多人利用涉案公司伪造的虚假证明蒙混过关,并违法收取服务费用1000万余元。
在依法办案的同时,云梦县检察院积极开展追赃挽损工作,通过引导公安机关收集资金关联性证据,并就涉案财产处理提出意见,同时加强与公安、法院等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及时冻结涉案公司账户资金及涉案财产,并督促、引导多名犯罪嫌疑人退出违法所得共计400余万元。
2024年8月8日,云梦县检察院以涉嫌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罪和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印章罪对李某、郑某等12人提起公诉。同年12月17日,法院开庭审理此案。在庭审现场,李某、郑某等12人全部认罪认罚。
在办案的同时,该院将办案职能向社会治理领域延伸,对市场中的部分法律咨询类公司存在打擦边球的违规经营行为,通过向有关行政部门制发检察建议、开展联合监督检查等方式达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良好法律效果,不断净化行业环境,维护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来源:检察日报·明镜周刊 作者:蒋长顺 余良川 李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