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看电影,在电影院里玩耍还有一件事也能吸引我们这些懵懂的孩子们,那就是在电影院的放映大厅里看文工团排练节目,其实那时还不叫“文工团” ,应该叫县“文艺宣传队”,后来才改叫“文工团”,后来又改名为“歌舞团”。这种名称的变化,印刻着这个县一级的文艺团体随着时代变迁而留下的痕迹。那时,他们演出的节目也不是后来的流行歌曲、摇滚乐和坦胸露背的那些东西,都是些大合唱,小合唱,男女生合唱表演唱之类的东西,那些节目所反映的内容也紧紧尾随着时代的政治潮流。后来也演过几个“样板戏”,比如《沙家浜》、《红灯记》、《 智取威虎山》、《白毛女》这些剧目。这些节目本身对我们小孩子来说没什么吸引力,但剧团排练节目的时候就很有看头了。
那时,我们几个小伙伴最喜欢“宣传队”里的一个矮矮胖胖的演员,其实他的年龄不是很大,但和我们比起来已经算是大人了。虽然他在演出中经常扮演的仅仅是“鬼子兵甲”、“鬼子兵乙”或者“红军战士甲”、“红军战士乙”之类的角色,但他在剧团里所以演员中跟头翻的最好,我们就觉得他最了不起。因为不知道他的名字,只听别的演员都叫他小黄,可我们不这样称呼他,而是偷偷的给他起了个外号“跟头黄”,时间长了就叫成了“跟头王”,但我们冠以他这样的头衔也并不奇怪,就是在现在这么形容他那身“功夫”也当之无愧,那时,“跟头王”可以用前手翻或后手翻从舞台的这头翻到那头,还可以连续的做十几个前手翻加空翻,身体轻盈如燕,飘逸灵活。他有一个最拿手的节目,情节我至今还记得很清楚,但什么剧目忘记了,他在那剧里扮演一个侦察兵。记得当通红的大幕拉开时,全场顿时漆黑,只有舞台的上面射下一束光柱,照在舞台上一个像岩石一样的台子上面,那台子有一人半高,上面还有些像草丛一样的东西,“跟头王”扮演的新四军战士,就藏在草丛中,开始他从草丛中探出头来,一只手放在眉宇间向远处张望,这时才看见他的一身打扮,灰色的军装腿上扎着“绑腿”,后背上别着一把杀鬼子的大刀,手里还握着把“匣子炮”枪把手上还垂着红色的丝巾,现在看起来这打扮似乎有些夸张,但在那时候觉得特威武。他在那上面看了十几秒钟,好象确定前面没什么危险了,就出现了惊险的一幕,只见轻轻的一猫腰,就从那高台子上翻到的舞台上,稳稳当当的站住,然后做了个造型,每当这时,台下都报一雷鸣般的掌声,我和柱子每到这也都会把自己的手拍的红了起来,觉得特过瘾。等掌声一停,只看“跟头王”手一挥,就看见十几个战士和他的打扮差不多,从那台子边上一个个跑出来,和“跟头王”一起,在舞台上绕了一会圈,又消失在舞台的另一头。后来我和柱子和冯三儿因为这场戏还在一起探讨过,就是为什么“跟头王”一个人从那上边出来,其余的人都从边上冒出来?探讨的结论是:那些从旁边出来的战士都没有“跟头王”胆子大。
我们也经常在白天的时候跑到放映大厅里,看那些演员们排练,特别是“跟头王”练习翻跟头最令我们几个期待,他练习的时候很特别,一个类似教练的人,手里拿着一个旗杆棍子,虚放在“跟头王”的腰上当轴,他就绕着那旗杆做后空翻 ,一气要翻上几十个,而且不用垫子,翻的时候,每当他的双脚一起落到舞台上的不地板上的时候,都震的地板“咚、咚”响,练空翻时就要在垫子上炼,那垫子有一扎后,“跟头王”就在那上面上下翻飞,轻松自如特别让我们羡慕。所以我们经常在他们到外地演出不排练的时候,跑到电影院的舞台上玩耍,那时舞台上有很多幕布,从上面一直垂到下面,我们经常一帮孩子在上面捉迷藏。当然最喜欢做的,还是跟柱子几个,把“跟头王”练习空翻时大垫子拽到舞台中间打开,因为那种垫子是两片可以折在一起的,翻开后我们就学的“跟头王”的样子,在上面打滚,当然我们做不出“跟头王”那些高难的动作,也就是练练侧手翻和前滚翻之类的简单动作,但这样也觉得很过瘾,还别说,小时侯经常在那上面翻来翻去的,竟把自己身体的柔韧性翻的很好,我甚至在后来的时候,也能在那垫子上做一个手不贴地的空翻,不过,大都是屁股先摔在垫子上,但自己觉得,这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了。那时侯摸爬滚打无意中练就的,不单单是自己的身体的灵活,也练就了自己的勇气和胆量,记得小学时上体育课跳那种木马,很多同学都不敢跳,而我第一次就做了一个前滚翻的动作过去,而且稳稳的落在垫子上,当时体育老师都伸了大拇指。
我想,那时候积聚在我身上的胆量和勇气,也许就是在电影院的大舞台上练就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