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饭后,村子里响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村东头的老张家开始祭灶了,这意味着春节的序幕已经拉开。
小苒好奇地跑到街上,看到张家门前摆着一张小方桌,上面供着香炉和一碗糖瓜。老张家的小儿子正跪在地上磕头,双手合十,嘴里念念有词:“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村里的孩子们围在旁边看热闹,不时用手捂住耳朵,害怕突然响起的鞭炮声。小苒站在人群中,看着大人们虔诚的神情,心中对灶王爷的故事多了一份好奇。
“灶王爷真的会保佑咱们吗?”她悄悄问站在旁边的陈叔。
陈叔笑着揉了揉她的头,说:“灶王爷最喜欢诚实的人,你要是每天都乖乖帮家里干活,他肯定会保佑你的。”
小苒听了,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更听话,争取让灶王爷给她多说几句好话。
傍晚,村里的男人们聚在祠堂外,商量着腊月里最重要的一件事:舞狮。大伙儿分工明确,有人负责扎狮头,有人负责挑选锣鼓手,还有人负责教孩子们练习。
小苒在门外听得津津有味,心里痒痒的,想要偷偷去看看扎狮头的过程。她绕到祠堂后门,正好看到几个大哥正把用竹篾扎成的狮头框架粘上红黄相间的纸。
“苒丫头,你来啦?”一个熟悉的声音从她背后传来。她一回头,看到村里年长的赵伯伯,他是舞狮队的队长。
“赵伯伯,我能帮忙吗?”小苒睁大眼睛问道,语气中充满期待。
赵伯伯笑呵呵地说:“好啊,那你帮我们剪些流苏,给狮子的尾巴装饰一下。”
小苒高兴地答应了,拿起剪刀,学着他们的样子,用红纸剪出一条条长长的流苏。虽然手法还不熟练,但她做得格外认真。
夜深了,村子里的灯笼一个接一个亮了起来,远远望去,就像一串串火红的星星点缀在白雪覆盖的天地间。小苒回到家,坐在窗前,看着院门口摇曳的灯笼,心里满是期待。
这一年,冬雪虽深,但村庄却在忙碌中充满了生机。腊月的守望里,藏着小苒的成长,也藏着一家人对新年的憧憬。
腊月的最后一天,村子里弥漫着浓浓的年味。天刚蒙蒙亮,村里的妇人们就忙碌起来,有的在灶台前炸油角,有的在缝补新衣。男人们则在院里挑灯笼、贴春联,孩子们则追逐打闹,欢声笑语一刻未停。
小苒站在院门前,手里握着一副刚写好的春联:“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两年。”字迹虽稚嫩,却满含用心。父亲蹲在梯子上,把春联贴到门框两侧。红彤彤的纸与院里挂起的灯笼相映成趣。
“爹,咱家门口是不是最喜庆?”小苒得意地问。
父亲从梯子上下来,揉了揉她的头:“当然是最喜庆的,有我们家苒丫头写的春联,能不喜庆吗?”
村里的老习俗,每到年三十傍晚,全家人都会去祠堂祭祖。小苒换上新做的红棉袄,跟着父母走到祠堂前。祠堂外早已人头攒动,香火袅袅,氤氲着一种庄重的氛围。
“大年初一祭天地,年三十拜祖宗。祖宗保佑咱们一年平安顺遂!”陈叔一手拿着香,一手扶着祭桌,对小苒说道。
“陈叔,那红梅树也算祖宗种的吗?”小苒问。
陈叔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你这小丫头,倒是有意思。红梅开在冬天最冷的时候,就像咱祖宗那时候一样,什么困难都能挺过去。”
小苒听得似懂非懂,但记在了心里。她望着村头那棵老梅树,似乎已经能看见它枝头的点点红色。
夜幕降临,村子彻底热闹起来。家家户户的红灯笼挂得更高,炊烟升起,透着一股浓郁的年夜饭香气。小苒坐在饭桌前,眼巴巴地盯着母亲端上来的菜,有鸡有鱼,还有一锅热腾腾的饺子。
“苒丫头,吃饺子的时候可得慢点儿,要是咬到yingbi了,记得许个愿!”母亲笑着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