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我妈和我去看了爸爸的一个朋友,一个叔叔。他带我去他家一个屋子里,那里摆着一张电钢琴之类的乐器,我不知道具体名称。我很吃惊,问叔叔,这是婶婶弹的吗?他说不是,是他弹的。他问我懂不懂这个,我说我一点也不懂。叔叔说,我给你弹个曲子吧,我说好。叔叔弹了《北国之春》,我不知怎么回事儿,眼泪流下来了。后来又弹了整首《父亲》,我想起父亲在地头唱这首歌的样子,眼泪从指缝不断流下来。
叔叔弹完,看我哭得不行,他有点无措了,他把两手轻轻放在我肩膀上一下,我也不想让他难堪。就说,我爸要是在大村住,和你们多玩玩,也许会好很多。他说,是呀,你出去别让你妈看见,你妈难受。我说好。
他进中屋了,我在门外站了会儿,擦了擦眼泪。真没想到,我那个年纪将近70岁的叔叔,自学一年都会盲弹那个电钢琴了,太让我吃惊和震撼了。
怪不得心理学家,教育家们说,每个人天生都有求知欲和好奇心。乐器对我来说,就是高高在上的存在。那是怎么学都学不会的吧。没想到,一个年龄那么大的叔叔,居然一年时间就会了。
他和婶婶关系很好,我想这很重要。这样,他才有余力去探索自己的热爱,并花金钱和时间在自己的爱好上。
遗憾的是,当时我手机忘在车上了,不然真要录一段视频。琴架上摆着手写的简谱,刚劲有力,厚厚一沓。我就问叔叔,怎么认识那谱子,他依然答到,自己学的。我说,幸亏是简谱,要是蛤蟆哥都(五线谱),我更看不懂了。
想起三姑家的音响和话筒,还有专注唱歌的三姑。真没想到,乐器类物品走进了普通百姓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