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师挚之始, 《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师挚: 鲁国的太师,即首席乐师。
始: 开端,在这里指序曲。古代奏乐,开端叫“升歌”,一般由太师来演奏。
孔子说:“从太师的演奏开启一场音乐盛会,然后以《关雎》的最末章作为结尾,听起来真是让人觉得舒适、愉悦。”
孔子为什么要单独说演乐曲奏的顺序呢?因为《关雎》是《诗经.周南》的第一首,按照周礼的传统演奏方式,它是应该放在首篇演奏的。
但是当时整个周王朝已经衰弱,人们慢慢地开始忽略周朝的文化,过去的礼仪不再受到重视,礼乐也常常不按规范来演奏,而是选取自己喜欢的听的段落随意演奏。这在孔子看来是不可取的,他认为不应该把这么重要的礼乐变成流行音乐,很不庄重。
所以,当孔子听了师挚的演奏,从一开始的独奏,到以《关雎》的合奏作为整场音乐的结尾,发现他完全是按照周礼的规范来的,这让孔子的内心觉得特别愉悦。这不仅仅是乐声动听、悦耳,还因为它合乎礼。
学习《论语》的第一百九十八天!